光耀集团公司,光耀集团创始人
值得一提的是,光耀集团的营销方式也非常独特,从这个学区房项目的名称就可以看出。光耀集团要想在房地产行业分得一杯羹,就必须打造出像碧桂园、恒大这样的名号。就在这个关键时刻,光耀集团创始人郭耀明在2016年突然从人间消失,成为一名失踪老师。然而,债务危机爆发后,光耀集团董事长郭耀明选择出逃到香港,并成为悬赏令的目标。
然而,郭耀明此时似乎并没有意识到危机。他甚至在同年5月接受采访时明确表示,只要有300-5亿的资金,光耀集团就能起死回生。光耀集团其实早在2011年就借了一大笔民间贷款,抛开贷款不说,连利息都在数十亿。换句话说,人们宁愿选择价格较高的碧桂园,也不愿选择物美价廉的光耀集团。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仔细研究光耀集团的命运以及对企业运营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教训。
1、光耀集团破产的危害
自从2010年光耀集团销售额达到40亿元,被评为中国房地产百强之一后,上市的念头就一直萦绕在郭耀明的脑海里。该项目于2011年开工建设,2014年因光耀集团债务危机而停工,后因收购方债务问题再次停工。为了迎合新建筑的人文意义,郭耀明决定将光耀城建筑的拟定名称改为教师湖。 2019年9月26日,广东惠州市中级人民法院最终裁定光耀集团终止、重整程序并宣告破产。
2、光耀集团破产对惠州的影响
光耀集团从巨额投资成立,到进入中国房地产百强,再到资金链断裂,仅用了20年时间。与此同时,光耀集团创始人郭耀明也失踪了。背负着数百亿的债务,他或许已经逃得很远了。自2009年起,光耀集团将总部正式迁至深圳,随后拓展至北京、上海、天津等地。光耀集团来不及犹豫,立即斥巨资将其收购,并将其连同周边近30块土地一起夷为房地产占用地。
3、光耀集团破产对郭耀明影响
但无论如何,光耀集团的故事提醒我们,企业经营需要坚实的基础和明智的决策,因为错误的决策可能会带来致命的后果。为了追求更大的成功,郭耀明决定将光耀集团带到全国,用高风险的行动来谋取更大的利益。就这样,光耀集团的第一个项目圆满结束,荷兰水乡的名字也响彻了惠州。此外,光耀集团此时正在进行飞利港项目,突如其来的债务危机迫使其暂停建设。
2008年,光耀集团销售额达到40亿元。但随后几年,市场环境的变化和内部管理的流失导致公司资金链逐渐断裂。